声明
本文章中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用于其他任何目的,不提供完整代码,抓包内容、敏感网址、数据接口等均已做脱敏处理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和非法用途,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均与作者无关!
本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,禁止任何修改后二次传播,擅自使用本文讲解的技术而导致的任何意外,作者均不负责,若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!
前言
瑞数动态安全 Botgate(机器人防火墙)以“动态安全”技术为核心,通过动态封装、动态验证、动态混淆、动态令牌等技术对服务器网页底层代码持续动态变换,增加服务器行为的“不可预测性”,实现了从用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全方位“主动防护”,为各类 Web、HTML5 提供强大的安全保护。
在 K 哥往期的文章《人均瑞数系列,瑞数 4 代 JS 逆向分析》中,详细介绍了瑞数的特征、如何区分不同版本、瑞数的代码结构以及各自的作用,本文就不再赘述了,不了解的同志可以先去看看之前的文章。
Cookie 入口定位
本文案例中瑞数 5 代网站为:aHR0cHM6Ly93d3cubm1wYS5nb3YuY24vZGF0YXNlYXJjaC9ob21lLWluZGV4Lmh0bWw=
定位 Cookie,首选 Hook 来的最快,通过 Fiddler 插件、油猴脚本、浏览器插件等方式注入以下 Hook 代码:
(function() {
// 严谨模式 检查所有错误
'use strict';
// document 为要hook的对象 这里是hook的cookie
var cookieTemp = "";
Object.defineProperty(document, 'cookie', {
// hook set方法也就是赋值的方法
set: function(val) {
// 这样就可以快速给下面这个代码行下断点
// 从而快速定位设置cookie的代码
console.log('Hook捕获到cookie设置->', val);
debugger;
cookieTemp = val;
return val;
},
// hook get 方法也就是取值的方法
get: function()
{
return cookieTemp;
}
});
})();
断下之后往上跟栈,可以看到组装 Cookie 后赋值给 document.cookie
的代码,类似如下结构:
继续往上跟栈,和4代瑞数类似,(772, 1)
的位置是入口,4代有一次生成假 cookie 的过程,5代就没有了,如下图所示:
再往前跟栈,来到首页代码,这里就是我们熟悉的 call 位置了,图中 _$ug
实际上是 eval 方法,传入的第一个参数 _$Cs
是 Window 对象,第二个对象 _$Dm
是我们前面看到的 VM 虚拟机中的 IIFE 自执行代码。
VM 代码以及 $_ts 变量获取
获取 VM 代码和 $_ts
变量是第一步,和4代类似,复制外链 JS(例如 fjtvkgf7LVI2.a670748.js
)的代码和 412 页面的自执行代码到文件,本地直接运行即可,需要轻度补一下环境,缺啥补啥,大致补一下 window、location、document 就行了,补的具体内容可以直接在浏览器控制台使用 copy()
命令复制过来,然后 VM 代码我们就可以直接 Hook eval 的方式得到,这里 $_ts
变量的获取和4代有点儿区别,4代我们的做法是运行完代码后直接取 window.$_ts
就行了,5代运行完代码后会有一个清空 $_ts
的操作,可以自己跟栈看一下逻辑,要么把清空的逻辑删了,要么定义一个全局变量,然后直接在 call 的地方将 $_ts
的值导出来:
大致的补环境代码如下:
var eval_js = ""
var rs_ts = ""
window = {
$_ts: {},
eval: function (data) {
eval_js = data
}
}
location = {
"ancestorOrigins": {},
"href": "https://脱敏处理/datasearch/home-index.html",
"origin": "https://脱敏处理",
"protocol": "https:",
"host": "www.脱敏处理.cn",
"hostname": "www.脱敏处理.cn",
"port": "",
"pathname": "/datasearch/home-index.html",
"search": "",
"hash": ""
}
document = {
"scripts": ["script", "script"]
}
获取 VM 代码以及 $_ts
变量:
善用 Watch 跟踪功能
在跟栈分析之前,有必要了解一下浏览器开发者工具的 Watch 功能,它能够持续跟踪某个变量的值,对于瑞数这种控制流很多的情况,设置相应的变量跟踪,能够让你知道你现在处于哪个控制流中,以及生成的数组的变化,不至于跟着跟着不知道到哪一步了。如下图所示,_$S8
表示目前正处于第 279 号大控制流,_$5x
表示大控制流下的哪个分支,_$mz
表示 128 位大数组。
跟栈分析
老样子,本地替换一套 412 页面的代码,固定下来,然后开始跟栈分析。直接从 (772, 1)
开始跟(文中说的第多少号控制流、第几步均为作者自己的叫法,第多少步并不代表实际上的步骤,仅表示关键步骤):
单步进来,_$qh
是传进来的参数 1,即将进入 742 号控制流:
进入 742 号控制流,第 1 步通过一个方法获取了一个时间戳,进入这个方法内部,对时间戳进行了差值计算,会发现有两个变量 _$tb
和 _$t1
已经生成了值:
这两个值也是时间戳,怎么来的?直接搜索这两个变量,搜索结果有几个全部打上断点,刷新断下后往前跟栈,会发现是最开始走了一遍 703 号控制流:
先单步跟一遍 703 号控制流,703 号控制流第 1 步是进入 699 号控制流,返回一个数组,没有特别的,直接扣代码即可:
703 号控制流第 2、3 步分别取数组的值:
703 号控制流第 4、5、6 步生成两个时间戳并赋值给前面提到的 _$tb
、_$t1
变量,涉及到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,缺啥搜啥补啥即可:
703 号控制流第 7 步,这里修改了 $_ts
的某个值(VM 代码中,$_ts
被赋值给了另一个变量,下图中是 _$iw
),_$iw._$uq
原本的值是 _$ou
,修改后的值是 181,这个值也是后面关键 4 位数组中的其中一个,具体逻辑后面再讲。
703 号控制流结束,我们继续前面的 742 号控制流,742 号控制流第 2 步,将前面生成的时间戳赋值给另一个变量。
742 号控制流第 3 步,进入 279 号控制流,279 号控制流是生成 128 位数组的关键。
进入 279 号控制流,第 1 步定义了一个变量:
279 号控制流,第 2 步,进入 157 号控制流,157 号控制流主要是做自动化检测
279 号控制流,第 3、4、5 步,做了一些运算,一些全局变量的值会改变,后续的数组里会用到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6 步,初始化了一个 128 位的空数组,后续的操作都是为了往这个数组里面填充值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7 步,进入 695 号控制流,生成一个 20 位的数组。
进入 695 号控制流看一下,第 1 步,取 $_ts
的一个值,生成 16 位数组。
695 号控制流,第 2 步,取 $_ts
里的四个值,与前面的 16 位数组一起组成 20 位数组。
这里注意这四个值怎么来的,以第二个值 _$iw._$KI
为例,搜索发现有一条语句 _$iw._$KI = _$iw[_$iw._$KI](_$bl, _$n2);
,首先等号右边取 _$iw._$KI
的值为 _$Mo
,然后 _$iw["_$Mo"]
实际上就是 _$iw._$Mo
,前面的定义 _$iw._$Mo = _$1D
,_$1D
是个方法,所以原语句相当于 _$iw._$KI = _$1D(_$bl, _$n2)
,其他三个值的来源也是类似的。
695 号控制流结束,回到 279 号控制流,第 8 步,将前面的时间戳转换成了一个 8 位数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9 步,往 128 位数组里面添加了一个值。
_$ae
这个值怎么来的?搜索下断点并跟栈,发现是开头走了第 178 号控制流得来的,跟着走一遍即可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10 步,又往 128 位数组里面添加了一个值,这个值是开始 279 号控制流传过来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11、12、13、14 步,时间戳相关计算,然后生成两个 2 位数组。注意这里面的两个变量,_$ll
和 _$ed
,在刷新 cookie、生成后缀的时候可能是有值的,仅访问主页没有值不影响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15 步,往 128 位数组里面添加了一个 4 位数组 _$bl
,搜索也可以找到是通过 723 号控制流得来的。
这里的 723 号控制流,实际上是取了 $_ts
某个值进行运算,生成 16 位数组,然后截取前 4 位数组返回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16 步,往 128 位数组里面添加了一个 8 位数组 _$Yb
。
8 位数组 _$Yb
同样搜索打断点,可以在一个赋值语句断下:
可以看到 _$EJ
的值就是 _$Yb
,往前跟栈,会发现先后经过了 657 号、10 号、777 号控制流,其中 777 号控制流是入口:
如果单步跟 777 号控制流,你会发现步骤较多,中间有些语句不好处理,且容易跟丢,所以我们这里就直接关注 657 号控制流就行了,777 号控制流直接到 10 号控制流,再到 657 号控制流,中间的一些过程暂时不管,跟到缺什么的时候再说(后续有很多取值赋值等操作都是在 777 号控制流里实现的,可以注意一下),这段逻辑在本地表现的代码如下图所示:
这里直接单步跟一下 657 号控制流,第 1、2 步 new 了一个方法。
这里就要注意了,容易跟丢,先进入 _$bH
方法打上断点,然后下一个断点就走到里面了,接着在单步调试,会进到另一个小的控制流里面,如下图所示:
开始单步跟第 96 号小控制流,第 1 步定义了一个变量。
96 号小控制流,第 2 步将 _$PI
的值赋值给了 _$fT
,而 _$PI
的值其实是 window.localStorage.$_YWTU
,window.localStorage
里面有很多值,这个东西我们文章最后再讲,其中一些值与浏览器指纹相关,这里先知道他是取值就行了。
96 号小控制流,第 3 步,进入第 94 号小控制流,最终生成的是一个 8 位数组,这个其实就是前面我们想要的 _$Yb
的值了。
后面没有什么特别的,中间几步我就省略了,照着扣代码就行了,然后 96 号小控制流,第 4 步,就将 _$EJ
的值赋值给 _$Yb
了。
到这里先别急着结束,后面还有关键的几步,96 号小控制流,第 5 步,又遇到了和前面类似的写法。
同样的,先进 _$pu
打断点,再单步跟。
来到另一个小控制流,如下图所示:
10 号小控制流第 1 步,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cDro
的值,转为 int 类型,赋值给 _$5s
,这个 _$5s
后续也会加到 128 位大数组里面。
10 号小控制流后续还有几步,没啥用可以省略,最后一步返回 96 号小控制流。
然后 96 号小控制流后续也没啥了,返回 657 号控制流。
此时我们已经拿到 _$Yb
了,777 号控制流就先不管了,后续还有些代码先不管不用扣,等用到的时候再说,返回 279 号控制流,接着前面的步骤,来到第 17 步,变量 _$5s
经过 264 号控制流后,生成了一个值并添加到 128 位大数组里面,而 _$5s
的值正是前面我们跟 _$Yb
时,通过 777 号控制流拿到的,实际上也就是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cDro
的值,转为了 int 类型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18、19、20 步,往 128 位数组里面添加了两个定值、一个 8 位数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1 步,往 128 位数组里面添加了一个 undefined
占位,后续会有操作将其填充值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2 步,进入 58 号控制流,58 号控制流与 window.localStorage.$_fb
的值有关,如果有这个值,就会生成 20 位数组,如果没有就是 undefined。58 号控制流就只有一步,返回一个变量,本文中是 _$0g
。
这个 _$0g
是咋来的呢?同样的直接搜索,下断点,发现是通过 112 号控制流得来的,往前跟栈,同样是先经过了 777 号控制流,和之前的情况类似,中间的过程就不看了,直接看这个 112 号控制流。
本文中,112 号控制流传的参是 _$bd[279]
即 $_fb
,112 号控制流第 1 步,进入 247 号控制流。
247 号控制流就 3 步,先将 window.localStorage
赋值给一个变量,然后取其中 $_fb
的值再返回。
112 号控制流第 2、3 步,一个 try-catch
语句,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fb
计算得到 25 位数组,然后取前 20 位并返回,这就是前面我们需要的 _$0g
的值了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3 步,将前面 window.localStorage.$_fb
计算得到的 20 位数组添加到 128 位大数组里面,注意这一步如果没有 window.localStorage.$_fb
值的话,是不会添加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4 步,对一个变量进行位运算,然后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f0
进行运算,如果 $_f0
为空的话是不会往 128 位大数组里添加值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5 步,对一个变量进行位运算,然后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fh0
进行运算,如果 $_fh0
为空的话是不会往 128 位大数组里添加值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6 步,对一个变量进行位运算,然后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f1
进行运算,如果 $_f1
为空的话是不会往 128 位大数组里添加值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7 步,进入 611 号控制流,611 号控制流主要是检测 window.navigator.connection.type
,即 NetworkInformation
网络相关信息,里面判断了 type
是不是 bluetooth
、cellular
、ethernet
、wifi
、wimax
,正常的话应该返回 0。
279 号控制流,接下来几步都是类似的,这里就直接统称第 28 步了,首先对一个变量进行位运算,然后分别取 window.localStorage.$_fr
、 window.localStorage.$_fpn1
、 window.localStorage.$_vvCI
、 window.localStorage.$_JQnh
进行运算,同样如果这些变量为空的话,也是不会往 128 位大数组里添加值的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29 步,往 128 位大数组里添加了一个定值 4,本文中该变量名是 _$kW
。
_$kW
这个变量是咋来的,和前面的套路类似,直接搜索下断,同样是经过开头的 777 号控制流得来的,如下图所示:
继续 279 号控制流,中间有一些变量位运算之类的就省略了,第 30、31 步,取了一个 https:443
的长度进行计算,先后往 128 位大数组里添加了一个定值和一个 9 位数组。
279 号控制流,接下来几步都是在取值,都差不多,就统称为第 32 步了。
279 号控制流,第 33 步,之前 128 位大数组第 12 位是个 undefined
,这里就将第 12 位填充上了一个 4 位数组,其中有个变量 _$8L
,前面我们跟步骤的时候就有一个变量一直在做位运算,此处的 _$8L
就是这么来的。
279 号控制流,最后两步,原来的 128 位大数组,只取有值的前 21 位,一共有多少位与 window.localStorage
的某些值有关,有值的话就长一些,没有就短一些,然后再将数组的每个元素合并成最终的一个大数组并返回,279 号控制流就结束了。
返回到文章开头的逻辑,279 号控制流结束,返回到 742 号控制流,第 2 步,定义了一个变量并生成了一个 32 位数组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3 步,取 $_ts
里面的某个值并赋值给一个变量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4 步,将前面 279 号控制流得到的大数组与上一步 $_ts
里面的某个值进行合并,合并后计算得到一个值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4 步,将上一步得到的值进一步计算得到一个 4 位数组,再将其和大数组合并。
742 号控制流,接下来几步是对时间戳进行各种操作,这里统称为第 5 步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6 步,将上一步得到的 4 个时间戳进行计算,得到一个 16 位数组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7 步,将上一步得到的 16 位数组进行异或运算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8 步,将上一步的 16 位数组进行计算,得到一个字符串。
742 号控制流,第 9 步,正式生成 cookie 值,其中 _$bd[274]
定值,一般视为版本号,将上一步得到的字符串、之前得到的大数组和一个 32 位数组进行计算、组合,得到最终结果。
742 号控制流结束,返回 772 号控制流,利用了一个方法,组装 cookie,然后赋值给 document.cookie
,整个流程就结束了。
代码中用到的 $_ts
的值需要我们自己去匹配出来,动态替换,这些步骤和 4 代是类似的,本文就不再重复叙述,可以参考 K 哥 4 代的那篇文章进行处理即可。
后缀生成
本例中,请求头中有个 sign 参数,Query String Parameters 有两个后缀参数,这两个后缀和 4 代类似,都是瑞数生成的。
和 4 代的处理方法一样,我们下一个 XHR 断点,先让网页加载完毕,然后打开开发者工具,过掉无限 debugger 后,点击搜索就会断下,如下图所示:
往上跟栈到 hasTokenGet
,是一个 sojson 旗下的 jsjiami v6 混淆,不值一提,重点是 jsonMD5ToStr
方法,先对传进去的参数做了一些编码处理,最后返回的是 hex_md5
,和在线 MD5 加密的结果是一样的,说明是标准的 MD5。
重点来看瑞数的两个后缀生成方式,和 4 代一样,XMLHttpRequest.send
和 XMLHttpRequest.open
被重写了,如下图所示,在 XMLHttpRequest.open
下个断点,也就是图中的 _$RQ
方法,arguments[1]
就是原始 URL,经过图中的 _$tB
方法处理后就能拿到后缀。
跟进图中的 _$tB
方法,_$tB
方法里嵌套了一些其他方法,走一遍逻辑,到图中的 _$5j
方法里,前面的一部分都是在对传入的 URL 做处理。
接下来是生成了一个 16 位数组:
然后这个 16 位数组经过一个方法后就生成了第一个后缀,如下图所示,本文中这个方法是 _$ZO
。
跟进 _$ZO
方法,主要有以下 5 步:
第 1 步:生成了一个 32 位数组;
第 2 步:将之前的 16 位数组以及两个变量拼接生成一个 50 位的数组;
第 3 步:进入 744 控制流,这里你会发现和之前我们跟 cookie 时的 742 号控制流是一样的,重复走了一遍,所以这里就不再跟了;
第 4 步:将生成的第一个后缀值进行处理,得到一个两位的字符串,这个字符串在获取第二个后缀的时候会用到;
第 5 步:将第一个后缀名称和值进行拼接并返回,此时,第一个后缀 hKHnQfLv
就生成了。
接着前面的 _$5j
方法,图中的 _$5j
这一步,就是获取第二个后缀 8X7Yi61c
的值:
主要是看一下图中的 _$UM
方法,先将前面生成的两位的字符串与 URL 参数进行拼接,然后会经过一个 _$Nr
方法就能得到第二个后缀的值了。
再来看一下 _$Nr
方法,先生成一个类似 53924 的值,然后一个 try 语句,注意这里有个方法,图中的 _$Js
方法,里面用到了 $_ts
里面的某个值,后面又生成了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字符串,再次经过组合、计算后得到最终的值。
回到前面的 _$UM
方法,前缀 8X7Yi61c
与值组合,自此,两个后缀都拿到了:
指纹生成
我们前面已经分析了,在往 128 位数组里添加值的时候,会有取 window.localStorage
里面的某些值进行计算的步骤,这些值就是取浏览器 canvas 等指纹生成的,指纹随机就能并发,通常访问单独的一个 html 页面是不校验指纹的,生成的短 cookie 就能通过,但是一些查询数据接口会校验指纹,通过触发 load 事件来向 cookie 里添加指纹,使得 cookie 长度变长,怎么查找指纹在哪里生成的,这里推荐直接看视频资料,已经讲得很清楚了,篇幅太长,本文就不再赘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