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TOC]
数据结构.rar
(2.37 MB, 下载次数: 281)
绪论
程序=算法+数据结构
线性结构: 元素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
树形结构: 元素间存在一对多的层次关系
图结构: 元素间存在多对多的网状关系
数据(Data): 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处理的符号总称。
例:公司每个部门通讯录总集
数据元素(Data Element): 数据的基本单位,通常也是程序处理的单位,用于描述一个对象。
例:具体某位员工的信息
数据项(Data Item): 组成数据元素的有独立含义的、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。
例:具体某位员工信息中的电话号码
数据对象(Data Object): 数据元素的集合,是数据的一个子集。
例:某部门员工信息集合
学生信息表
数据对象:整张表
数据元素:某位学生信息
数据项:某位学生的某项具体信息,比如姓名
数据结构: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。
算法
定义 : 为解决某类问题而规定的一个有限长的操作序列。
特性 :
有穷性: 在执行有穷步后结束 每一步都在有穷时间内完成
确定性 : 每种情况下执行的操作有确切的含义,无二义性
可行性 : 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已经实现的基本操作运算执行有限次来实现
输入 : 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
输出: 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
设计要求
正确性 : 在合理的数据输入下,能够在有限的运行时间内得到正确的结果。
可读性 : 便于理解和交流,易于调试和修改。
健壮性 : 当输入非法数据时,能适当地做出正确反应和相应处理。
通用性 : 执行效率高,占用存储容量合理
时间复杂度
时间复杂度主要是衡量算法执行时间的长短。
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致上等于其所有语句执行次数的总和。
T(n)= O(f(n))
n: 问题规模
f(n): 关于n的函数,表示算法中基本语句执行次数
O(): 表示数量级
O(1)< O(log2n)< O(n) < O(n2) < O(n3)
空间复杂度
除了需要存储程序本身所用的常数、变量等数据外,还需要堆数据进行操作的辅助存储空间。
S(n)
= O(f(n))
数组
数组的初始化
int a[5] = {1, 2, 3, 4, 5}; //如果初值表中的数据太多,产生语法错误(syntax error)
int a[5] = {1};//剩下的元素的初值是 0
int a[ ] = {1, 2, 3, 4, 5};//数组的长度就是初值表中数值的个数
//int a[5] = { };初值表不能为空
//没有初始化的数组,其元素的值不确定
把数组传递给函数
#include <stdio.h>
void main() {
int array[10];
printf("array = %p\n&array[0] = %p\n",array, &array[0]);
}
C 指向数组的指针
#include <stdio.h>
int main ()
{
/* 带有 5 个元素的整型数组 */
double balance[5] = {1000.0, 2.0, 3.4, 17.0, 50.0};
double *p;
int i;
p = balance;
/* 输出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值 */
printf( "使用指针的数组值\n");
for ( i = 0; i < 5; i++ )
{
printf("*(p + %d) : %f\n", i, *(p + i) );
}
printf( "使用 balance 作为地址的数组值\n");
for ( i = 0; i < 5; i++ )
{
printf("*(balance + %d) : %f\n", i, *(balance + i) );
}
return 0;
}
C 传递数组给函数
void myFunction(int *param)
{
.
.
.
}
void myFunction(int param[10])
{
.
.
.
}
void myFunction(int param[])
{
.
.
.
}
二维数组
int a[3][4] = {
{0, 1, 2, 3} , /* 初始化索引号为 0 的行 */
{4, 5, 6, 7} , /* 初始化索引号为 1 的行 */
{8, 9, 10, 11} /* 初始化索引号为 2 的行 */
};
给部分元素赋初值时,不指定第一维的长度,但要指定第二维的长度。
把二维数组传递给函数
void exchange(int a[][3], int b[][2], int m, int n);
void main() {
…
exchange(a, b, 2, 3);
…
}
函数
实参和形参
int max(int a, int b)//简称“形参”。 只有在函数被调用、启动后,才临时为其分配存储单元,并接受主调函数传来的数据。
{ int c=a>=b?a:b;
return c;
}
main()
{ int a, b, c;//实参是函数调用时主调函数传送给被调函数的形式参数的实际值。实参可以是常量、变量和表达式。实参必须有确定的值。在函数调用结束后,形参所占存储单元被释放。
scanf(“%d%d”, &a, &b);
c=max(a, b);
}
/*实参与形参不共用存储单元。
参数传递时,把实参的值复制一份给形参。
形参值的变化不影响实参的值。
所以,形参和实参可以同名。
*/
结构体
结构体是派生的数据类型
typedef struct Node {//struct:引入结构体定义。Node:结构体的名称,必须与 struct 一起使用。
int data;//数据域
struct Node *pNext;//指针域
} NODE, *PNODE;//NODE==struct Node *PNODE== struct Node *
//typedef为已经定义的数据类型创建一个别名。
结构体的成员可以是基本类型和构造类型(数组和其他结构体)。
结构体不能包含自身的实例。
但可以包含指向自身的指针。
定义声明结构体变量
PNODE pHead = NULL;//struct Node * pHead =NULL;
初始化结构体变量
//全部成员赋初值
struct StuRec {
int num;
char name[20];
struct date { int year,month,day; } birthday;
float score;
} student={101, “WangHai”, 1982, 5, 21, 80};
//部分
struct StuRec {
int num;
char name[20];
struct date { int year,month,day; } birthday;
float score;
} student={101, “WangHai”};
访问结构体成员的两种方式
//结构体成员运算符:.
struct card myCard;
printf(“%s”, myCard.face);
//结构体指针运算符:->
struct card *cardPtr;
printf(“%s”, cardPtr->face);
//等价于 (*cardPtr).face
结构体数组
struct student {
int num;
char name[20];
float scores[4];
};
struct student students[30];
指针
指针的概念
指针变量就是保存内存地址的变量。
内存对象包括:变量,数组,函数等。
C语言允许直接通过地址来处理数据。
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
int *x_pointer, *y_pointer;
char *charPtr;
int x, *p=(int *)0xffe;
指针运算符
取地址运算符:&
指针运算符:*
int y, *yPtr;
y = 5;
yPtr = &y;
#include <stdio.h>
void main() {
int a, *aPtr;
a = 7;
aPtr = &a;
printf("The address of a is %p"
"\nThe value of aPtr is %p", &a, aPtr);
printf("\n\nThe value of a is %d"
"\nThe value of *aPtr is %d", a, *aPtr);
printf("\n\nShowing that * and & are inverses of each other."
"\n&*aPtr = %p"
"\n*&aPtr = %p", &*aPtr, *&aPtr);
}
指针作为函数参数
void swap(int *x, int *y) {
int tmp;
tmp=*x; *x=*y; *y=tmp;
}
void main() {
int a=4, b=6;
swap(&a, &b);
printf("a=%d,b=%d",a,b);
}
指针与数组
int b[5];
int *bPtr;
bPtr = b;
//下标法
main() {
int i, a[5]={1,2,3,4,5};
for (i=0; i<5; i++)
printf("%2d",a[i]);
}
//地址法
main() {
int i, a[5]={1,2,3,4,5};
for (i=0; i<5; i++)
printf("%2d",*(a+i));
}
//指针法
main() {
int a[5]={1,2,3,4,5}, *p;
for (p=a; p<(a+5); p++)
printf("%2d",*p);
}
指针与字符串
程序设计举例
表
单链表
结构体指针的声明
typedef struct student
{
int ID;
char name[30];
float score;
struct student* next; //指针,指向直接后继
}STUDENT;
//结构体变量:
STUDENT zs = {100,”zs”,96.0};
//结构体指针:
STUDENT * ptr = &zs;
//成员运算符”.”
zs.ID;
zs.name;
zs.score;
//成员运算符”->”
ptr->ID;
ptr->name;
ptr->score;
// 或者:
(*ptr).ID ; //相当于zs.ID
线性表的链式存储
typedef struct student
{
int ID;
char name[30];
float score;
struct student* ptr; //指示下一位学生
}STUDENT;
链表的分类
单链表:每个结点中只包含一个指针域。
双向链:表每个结点中包含两个指针域,一个指向直接后继,另一个指向直接前驱。
循环链:表单链表中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指向头结点,整个链表形成一个环。
头结点与首元结点
首元结点:链表中存储第一个数据元素的结点。
头结点:数据域可以不存储任何信息,指针域指向首元结点。
头指针: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的指针。
思考:链表怎么判空?
顺序存储
n要找到第i个元素必须从头指针出发顺链表进行寻找。
STUDENT * q = head;
while(q) q = q->next;
单链表的初始化
STU zs = {100,"张三",20};
PNODE pHead = (PNODE) malloc(sizeof(NODE));
//定义结构体
typedef struct Student {
int ID;
char name[20];
int score;
struct Student *next;
} PSTU, STU;
//初始化 创建头结点
PSTU Init() {
PSTU head = (PSTU) malloc(sizeof(STU));
head->next = NULL;
return head;
}
//前插法
void CreatList_H(PSTU head, int n) {
PSTU q = NULL;
printf("please input ID name score");
for (int i = 0; i < n; ++i) {
//分配空间
q = (PSTU) malloc(sizeof(STU));
scanf("%d %s %d", &(q->ID), q->name, &(q->score));
//核心代码
q->next = head->next;
head->next = q;
}
}
//后插法
void CreatList_R(PSTU head, int n) {
PSTU tail = head;
PSTU q = NULL;
printf("please input ID name score");
for (int i = 0; i < n; ++i) {
q = (PSTU) malloc(sizeof(STU));
scanf("%d %s %d", &(q->ID), q->name, &(q->score));
q->next = NULL;
tail->next = q;
tail = q;
}
}
单链表的取值和查找
//按节点查询
PSTU GetElement(PSTU head, int index) {
PSTU p = head->next;
int i = 1;
while (p && (i < index)) {
p = p->next;
i++;
}
return p;
}
//按Id查询
PSTU FindbyID(PSTU head, int ID) {
PSTU p = head->next;
while (p) {
if (ID == p->ID) {
break;
}
p = p->next;
}
return p;
}
单链表的插入和删除
//插入新的节点
void Insert(PSTU head, int index) {
PSTU q = NULL;
PSTU p = head;
int i = 0;
while (p && (i < index - 1)) {
printf("please input ID name score");
q = (PSTU) malloc(sizeof(STU));
scanf("%d %s %d", &(q->ID), q->name, &(q->score));
p = p->next;
i++;
}
q->next = p->next;
p->next = q;
}
//删除节点
void Delete(PSTU head, int index) {
PSTU p = head;
int i = 0;
while (p && (i < index - 1)) {
p = p->next;
i++;
}
PSTU q = p->next;
p->next = q->next;
free(q);
}
线性表
线性表插入
// 线性表的插入操作是值在第i个位置插入新的元素,使长度为n的线性表变成长度为n+1的线性表。
void arr_insert(int *arr, int index, int value) {
int len = 15;
if (0 < index && index < len + 1) {//如果顺序表存储空间已满,则不能再插入元素,除非创建新的更大的数组并将数据迁移过去。
for (int i = 15; i > index - 1; i--) {
arr[i + 1] = arr[i];
}
arr[index] = value;
len++;//需从最后一个(第n个)元素开始,依次向后移动一个位置,直至第i个元素,共移动n-i+1个元素。
} else {
printf("error");
exit(-1);
}
}
线性表删除
//线性表的删除操作是指将第i个元素删去,使长度为n的线性表变成长度为n-1的线性表。
void arr_delete(int *arr, int index) {
//如果顺序表已空,则不能再删除元素。可删除元素范围1 ≤i ≤n
for (int i = index-1; i <15; ++i) {
arr[i] = arr[i+1];
//需将第i+1个至第n个元素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,共移动n-i个元素。
}
}
栈
顺序栈
线性栈: 限定在栈顶进行插入or删除操作的线性表
顺序栈: 顺序储存结构实现的栈
#define StackSize 10
typedef struct Stack {
int top;
char Stack[StackSize];
} STA, *PSTA;
//初始化栈
PSTA InitStack() {
PSTA Stack = (PSTA) malloc(StackSize * sizeof(STA));
Stack->top = -1;
return Stack;
}
//入栈
void Push(PSTA Stack, char elem) {
//判满
if (Stack->top == StackSize - 1) {
printf("full");
}
Stack->Stack[++(Stack->top)] = elem;
}
//出栈
void Pop(PSTA Stack, char *ele) {
//判空
if (-1 == Stack->top) {
printf("stack is empty!\n");
} else {
// elem = Stack->Stack[Stack->top];
// Stack->top--;
*ele = Stack->Stack[Stack->top];
Stack->top--;
}
}
//取栈顶元素
char GetTop(PSTA Stack) {
//判空
if (-1 == Stack->top) {
printf("stack is empty!\n");
}
return Stack->Stack[Stack->top];
}
链式栈
字符串 and Bubble Sort
字符串: 由0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mem.h>
int main() {
int t = 0;
char s[] = "people";
for (int i = 0; i < 5; ++i) {
for (int j = 0; j < 5 - i; ++j) {
if (s[j] > s[j + 1]) {
t = s[j + 1];
s[j + 1] = s[j];
s[j] = t;
}
}
}
printf("%s", &s);
return 0;
}
队
顺序队列
只允许在表的一端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元素的线性表
先进先出
QueueSize =6;
front =0 ;
rear=0;
//入队
Queue[rear++]=e;
//出队
return Queue[front++];
//判空
front==rear;
//判满
(rear-front) == QueueSize;
//判满2
rear == QueueSize;
利用空闲空间
-
删除移动
-
循环队列
循环队列
//入队
Queue[rear]=e;
rear=(rear+1)%QueueSize;
//出队
e=Queue[front];
front=(front+1)%QueueSize;
//判空
rear==front;
//判满
(rear+1)%QueueSize ==front;
//队列长度
(rear-front+QueueSize)%QueueSize;
链式队列
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的队列
typedef struct QNode{
char data;
sruct QNode * next;
}QNODE;
//初始化
QNODE * front =(QNODE *)malloc(sizeof(QNODE));
front->next=NULL;
QNODE * rear=front;
//判空
front==rear;
//判空2
front->next==NULL;
//入队 不判满
q->next =NULL;
rear -> newxt =q;
rear=q;
//出队 判空
q=front->next;
front -> next=->next;
if(q==rear)
rear=front;
delete q;
树
基本概念
n个节点组成的非线性数据结构
结点: 树中的独立单元 13个节点
结点的度: 节点的子树数量 A的度为3 e 的度为2
树的度:各节点度的最大值 3
叶子节点 : 度为0的节点 KLFGMIJ
内部节点 : 度不为0的节点 EBCDHA
孩子 : 节点的子树的根 kl是节点e的孩子
双亲 e是KL的双亲
兄弟 : 同一双亲的孩子 EF
祖先 :父亲的父亲 kl的祖先b
层次 : 层数从1开始
堂兄的 : 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
树的深度 : 结点的最大层次
有序树 : 子树从左到右的次序不能交换
森林 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
二叉树的性质
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两棵子树
子树有左右之分,次序不能颠倒
在二叉树的第 i 层上至多有
2^{i-1}
个节点
深度为 K 的二叉树 至多 有
2^K-1
个节点
如果叶子结点数N0 , 度为2的结点数为N2, 则 N0 =N2 +1
满二叉树 深度为K且含有2^K-1 个节点的二叉树 内部节点每个都有两个后继
完全二叉树: n个结点每个都与满二叉树编号从1到n一一对应
满二叉树是完全二叉树
完全二叉树性质:
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
|log_2^{N}| +1
满二叉树的深度为k=log2(n+1);
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,其任一结点 i
其双亲结点为
\frac{i}{2}
其左结点为
2i
其右结点为
2i+1
遍历二叉树
1.先序遍历:按照根节点->左子树->右子树的顺序访问二叉树
先序遍历:(1)访问根节点;(2)采用先序递归遍历左子树;(3)采用先序递归遍历右子树;
先序遍历结果:A BDFE CGHI
思维过程:(1)先访问根节点A,
(2)A分为左右两个子树,因为是递归调用,所以左子树也遵循“先根节点-再左-再右”的顺序,所以访问B节点,
(3)然后访问D节点,
(4)访问F节点的时候有分支,同样遵循“先根节点-再左--再右”的顺序,
(5)访问E节点,此时左边的大的子树已经访问完毕,
(6)然后遵循最后访问右子树的顺序,访问右边大的子树,右边大子树同样先访问根节点C,
(7)访问左子树G,
(8)因为G的左子树没有,所以接下俩访问G的右子树H,
(9)最后访问C的右子树I
2.中序遍历:按照左子树->根节点->右子树的顺序访问
中序遍历:(1)采用中序遍历左子树;(2)访问根节点;(3)采用中序遍历右子树
中序遍历结果:DBEF A GHCI
3.后序遍历
后序遍历:(1)采用后序递归遍历左子树;(2)采用后序递归遍历右子树;(3)访问根节点;
后序遍历的结果:DEFB HGIC A
哈夫曼树
最优树 带权路径长度之和最短的树